我校召开国家级长沙经开区“两新”党组织书记项目推进会

1760708667569.jpg

近日,我校党委专题召开国家级经开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两新”党组织书记项目推进会,聚焦校党委牵头立项的“党建引领·同心铸魂:构建“校-企-地”三位一体大思政课实践共同体”项目,检查总结中期工作,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确保项目落地见效、成果过硬。全体党委班子成员参加会议,各二级部门负责人、各党支部书记,以及学工部、教务处、科研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会,为项目推进凝聚全员合力。

该项目经三一集团党委评审推荐,成功入选国家长沙经开区“两新”党组织书记项目,是学校践行“党建引领、同心筑魂”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思政教育创新的关键实践。项目实施周期为2025年5月至10月,11月进入深化总结阶段,旨在通过校、企、地三方资源联动,构建“理论+实践+服务”的立体化大思政教育体系。为保障项目高效推进和总结,校党委书记刘文良再次主持召开项目协调会,会上肯定了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如申报多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发表了近10篇高质量研究论文,思政课教学展示竞赛获得湖南省优秀团队一等奖、三等奖,学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授予“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组织申报了湖南省教育家精神创新实践共同体项目、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等一系列省级课题,成绩可圈可点。此次会议不仅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路线图、任务分解表、成果推广方案等三大推进举措,更围绕项目实施的核心目标、关键路径与责任要求作出重点部署。

刘文良指出,“校企地三位一体大思政课实践项目”入选经开区“两新”党组织书记项目,既是上级党组织对学校党建工作与育人实践深度融合的肯定,更是对我们以党建引领区域协同育人、服务地方发展的信任与期待。他强调,全体参与部门和人员要从三方面下足功夫: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项目的核心意义。要把项目实施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作为探索两新党组织服务教育、链接产业、赋能地方的创新路径,不能仅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层面,更要追求“打造标杆”的效果,让党建工作真正成为推动育人质量提升、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红色引擎”。二是要聚焦协同发力,牢牢把握项目的关键路径。“校企地三位一体”的核心在“融合”,难点也在“融合”。学校要主动牵头,加强与三一集团等企业、经开区相关街道社区的沟通对接,既要把企业的产业资源、技术专家请进校园,丰富思政课堂的实践维度;也要把学生的专业学习、志愿服务延伸到企业车间、社区一线,让思政教育走出课堂、贴近现实,真正实现“校中有企、企中有校、地校联动”的育人格局,避免出现“校热企冷”“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三是要强化责任落实,切实保障项目的落地成效。各部门要对照任务分解表,明确各自的责任清单、时间节点和质量标准,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协同配合,形成“一盘棋”的工作合力。项目推进中要建立定期调度、动态跟踪机制,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提前谋划成果推广,不仅要总结项目实施的具体做法和育人成效,更要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让项目成果既能服务学校自身发展,也能为其他两新党组织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参考,真正彰显学校在区域党建与育人协同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文/朱本飞 一审/高妍 二审/欧阳明亮)



信息来源: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