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大思政体系,校馆协同育新人 ——三一职院与湖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758254022205.png

1758254022468.png

1758254022477.png

9月18日下午,三一职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湖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湖南雨花非遗馆)在馆内举行共建大思政课体系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交流会、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签约仪式。活动正式开始前,全体与会人员先行参观了湖南雨花非遗馆的展示区域,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后续交流合作奠定了文化认知基础。学校校党委书记刘文良、湖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湖南雨花非遗馆)馆长邓运姣、副馆长王晋喜、教育中心总监王瑾、馆长助理彭智慧共同出席仪式,全体马院教师见证校馆合作育人新篇章的开启。

邓运姣在活动仪式上表示,体验馆始终致力于发挥民族文化与红色教育资源优势,拓展社会教育功能,而与高校的深度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尤其看好与三一职院的合作——学校鲜明的工匠特色与现代产业文化特色,为双方协同育人提供了独特的结合点。她强调,未来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推动体验馆的非遗文化、民族精神资源与学校的工匠培养、产业文化教育深度融合,通过资源共享、内容共创,让民族文化与工匠精神相互赋能,共同打造既有文化厚度又有产业特色的育人平台。

刘文良在活动讲话中重点强调,加强与湖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的深度合作,是我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思政教育模式的关键突破口,更是我校构建特色育人体系的重要支撑。他指出,学校正全力打造以“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育人内核,并积极探索建立“校、地(馆)、企”三位一体“大思政课”合作体系,而此次与湖南雨花非遗体验馆的合作,恰好为这一体系与机制的落地提供了优质平台与鲜活资源。

刘文良进一步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以此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签约为重要起点,充分依托体验馆的民族文化与红色教育资源,将其精准转化为思政课堂的生动素材,深度融入课程重点章节与教学模块;要以“行走的思政课”为重要载体,创新情景式、沉浸式教学形式,打破传统思政课堂边界,真正构建“大思政课”“大思政格局”;要通过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联合开发教学案例与研学方案,结合师资共享、学术研讨、学生实践等常态化交流,让思政教育从课堂走向实地、从理论走向实践,切实提升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与时代性,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工匠精神与民族责任感,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此次交流中,双方就多项合作事宜达成共识。未来,校馆将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纽带,深化“馆校共建”模式,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探索协同育人新路径,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贡献力量。

据悉,湖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湖南雨花非遗馆)作为我省重要的民族文化教育基地,依托湖南雨花非遗馆独特资源,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容巧妙嵌入非遗体验项目,通过丰富多样的展陈和互动体验,生动展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是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阵地。通过本次现场学习,老师们表示将充分利用好湖南雨花非遗馆的资源特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等内容结合三一工业活跃的现代产业文化引入思政教学,借助形式多样的实践项目,帮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认同。

(图/刘阳 /许诺、马蔚南 一审/高妍 二审/刘宏 三审/欧阳明亮)



信息来源: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