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职院毕业的00后,用技术守护180多个国家的“钢铁动脉”!

1760496882969.jpg

1760496883067.jpg

1760496883102.jpg

天津港的烈日下,22岁的三一服务工程师刘彪蹲在自卸车底下,沾满铁粉的衣袖反复擦拭着空调管路接口,黑色的铁粉混合着汗水,不知不觉把他染成了一个“大花猫”。这位“三一工车最年轻的新能源自卸车服务工程师”驻扎于此已有一年半,时时刻刻为三一自卸车的运营保驾护航,用技术与坚守守护着连接全球180多个国家的“钢铁动脉”,成为港口重卡领域的青年“守护者”。

刘彪,2024年毕业于三一职院工程机械学院工程2104班,凭借在校打磨的专业能力与务实态度,顺利入职三一重工,成为北方分公司一名新能源自卸车服务工程师,凭借优异的工作表现,2025年被获评为工程车辆事业部优秀服务工程师。

如今的刘彪是备受客户、公司好评的一线服务工程师,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浇筑不平凡的青年工匠。然而在校期间,他也曾是让老师“头疼”的存在。学生时代的他青涩又莽撞,不喜欢规则的束缚,还曾在互联网上吐槽过学校的严格管理。“没想到当时吐槽过的6S、军训、跑操都成为了现在我工作上‘升级打怪’的养分”刘彪表示,学校的培养造就了他勤劳、自律的底色,正是这些校园经历让他在工作中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

天津港的工作远比校园实训复杂。北方冬夜的寒风裹着铁粉灰尘,钻进衣领、沾满脸庞,他蹲在车底检修时,工装常被油污浸透;初接触新能源自卸车时,陌生的电控系统参数曾让他对着图纸研究到深夜。但他从没想过退缩;遇到设备故障,立刻连线公司技术团队同步排查;客户有紧急需求,哪怕是凌晨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今年春末夏初,港口吞吐量激增,他带队参与“春风和煦 清凉升级”项目,在狭窄的驾驶室里升级空调系统,汗湿的工装结了盐霜仍坚持——不仅换滤芯、测电池,还手把手教司机日常维保技巧。4月一台自卸车瘫痪堵塞通道,他远程指导司机复位,同步协调配件,没耽误半点作业;盛夏为解决换挡顿挫问题,他跟车跑了一整天,半夜啃着泡面完成维修,客户握着他的手连夸“三一的工程师靠谱”。

回溯校园时光,刘彪说:“三一职院不仅教我技术、教我做人做事,更帮我找准了职业方向。”当时工程机械专业老师分享的一线施工、海外服务经历,生动还原设备服务全流程,让他早早明白“专业”不仅是懂技术,更是能扛事、解难题。这份认知,成为他如今面对工作挑战的“底气来源”。如今站在天津港的作业现场,刘彪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别辜负在三一职院的日子!学校的实训台是你们未来的‘练兵场’,老师讲的每一个一线案例都是‘经验包’,依托三一搭建的平台更是难得的机遇。在校时多动手、多琢磨,别怕实训时的难题,这些都会变成你们职场的‘铠甲’。只要脚踏实地学技能、守初心,未来无论走到哪个岗位,都能像守护设备那样,守住自己的职业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写出属于自己的‘匠心故事’!”

(文/张岳科 编/高妍 一审/高妍 二审/胡军林 三审/欧阳明亮)



信息来源: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