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 文章访问量:次
作者:
(中共永定区委离退休老干部与三一职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共庆党的104岁生日)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在桥头乡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浮雕前合影留念) (李送军副教授给同学们讲解贺龙元帅在杨家湾开展革命活动的故事) 为落实好“行走的思政课堂”,推动红色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深度融合,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三一职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7月2日联合中共永定区委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重要区域——张家界市永定区桥头乡,开展“庆建党104周年、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红色教学资源实践研修”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以革命旧址为课堂、以历史史实为教材、以校地联动为载体,为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提供了实践范本。永定区党史联络组副组长、离退休党支部书记、永定区委党史办原主任赵宗山,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及部分师生参加活动。 红色坐标中的教学实践:桥头乡为何成为思政课堂? 桥头乡作为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拥有厚重的红色历史底蕴和不可替代的红色教学资源基因。据原永定区党史办主任赵宗山介绍,1929年至1935年间,贺龙元帅曾率部四次转战桥头,领导鸡公垭战斗等系列革命活动,建立起以桥头为中心的原西教乡红色政权。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从桑植出发长征时,桥头村是长征经过的第一站。桥头作为战略转移的关键通道,其留存的红军标语、战斗遗址和口述史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活态案例库”,见证了红军将士“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在活动中指出,选择桥头作为活动地点,正是看中其作为红二方面军长征重要节点的历史价值。他表示,这里留存的红军藏粮洞、战斗遗址、革命故事,构成了活态的“党史教科书”“我们选择桥头作为政治理论教学实践基地,正是因为这里的革命历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民性’‘实践性’高度契合。红花寨战斗中群众支援红军的事迹,就是‘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的鲜活注脚。”桥头乡副乡长黄会涛也强调,校地合作开发红色教学资源,既能让青年学生在历史现场感悟理论真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活动现场形成“党史研究—教学转化—实践育人”的闭环体系。赵宗山以“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桥头贡献”为题,系统梳理了桥头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战略地位,其主编的《张家界的历史记忆》《张家界市永定革命老区发展史》等文献成为学院备课的重要参考;红军后代高正顺讲述的“贺龙在桥头杨家湾”故事,师生们转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的情景教学素材。 在实践环节,师生们实地考察红军过境路线,采集革命旧址影像资料,与张家界当地党史专家共同开发“三个一”教学产品:一套红色案例集、一组微党课视频、一本实践研修手册。这种“史料考证—理论阐释—教学重构”的转化模式,使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的革命历史形成互通,破解了思政课“理论抽象化”的教学难点。参与活动的青年教师表示:“当学生站在红花寨战斗旧址前,听着亲历者后代讲述群众为红军送粮的故事,‘人民至上’的理念就不再是课本上的概念,而成为可感知的历史真实。” 暑期研修的长效机制: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 本次活动是三一职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实践研修计划”的开篇之作。又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红色实践研修计划”的核心项目。学院与永定区委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合作,将桥头乡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双导师制”(党史专家+思政教师)开展常态化教学研究。离退休干部们带来的《贺龙在张家界》等研究成果,被纳入学院“红色资源数据库”建设,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提供本土化案例支撑。 “暑期实践研修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础工程。”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介绍,学院将以桥头乡桥头村为试点,建立“春季理论备课—夏季实践研修—秋季课程转化—冬季成果升华”的教学循环机制,让红色资源真正融入课程体系。学生代表在活动总结中写道:“从文献研究到田野调查,从课堂讲授到遗址感悟,这种沉浸式学习让我们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因为它始终扎根人民、扎根实践。” 作为红二方面军长征精神的传承地,桥头乡正通过校地协同模式,将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此次活动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建设提供了“红色引擎”,更探索出一条“历史现场+理论阐释+实践创新”的思政课改革路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三一职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深化暑期实践研修体系,让革命历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源头活水”,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与活动的教师代表李送军副教授表示:“从党史专家的严谨考证到红军后代的深情讲述,从革命遗址的实地感悟到校地合作的创新实践,让我们真正理解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深刻内涵。”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强调,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暑期实践研修体系建设,通过“行走的思政课”让青年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作为红二方面军长征精神的传承地,桥头村正通过“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具有张家界特色的红色教育品牌。本次校地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既是对建党104周年的隆重纪念,更是对红二方面军长征90周年的深情致敬,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提供了“三一马院方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三一职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深挖红色资源育人价值,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思政力量。 (文/马蔚南、刘阳 图/刘阳 审/梁宗厚)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